华尔街见闻

掌管两千亿美元大佬警告:当市场忽视了基本面时 风险就在门口

黄金头条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实施的低利率和刺激措施推动市场复苏,但在美国复苏驱动因素减弱,美联储收紧政策之际,从美股到黄金、比特币却罕见的“携手”上涨。TCW集团固定收益部CIO认为,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意味着投资者仍寄希望央行的宽松,而有六个迹象显示巨大风险正在逼近。

尽管外界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实施的低利率和刺激措施有助市场复苏,但TCW集团的相关人士担心,在美国复苏的很多驱动因素(包括衡量楼市、汽车和零售业健康水平的关键指标)正在减弱之际,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意味着市场过于乐观。

今年以来,股票、黄金和比特币这几种资产全线飙升。黄金创年内新高,比特币三个月内翻倍,美国进入史上最长牛市。

央行的刺激措施通常会使放贷成本下降,鼓励借款,推动投资者在追求收入的过程中冒更大的风险。很多人担心,在实施了多年的支持性政策后,市场已经确立了一种观点:市场下跌时,央行会伸出援手。

TCW集团固定收益部门CIO 、海外公司资产达1950亿美元的Ted Rivelle在写给投资者的信中发出警告:

后周期超额的迹象持续扩大,但市场仍然坚信央行的“刺激”计划。我们都很清楚,当市场忽视基本面时,风险就在门口。

全球金融危机距今已经九年,但是央行似乎还未找到一个使市场“正常化”的政策。应对危机的急救措施已经演变成永久固定,而我们被告知,“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世界各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还在不断扩张,其扩张速度达到每年2万亿美元,这比意大利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还要高。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技术专家已经“铸造了”价值10万亿美元的新资产负债表,但是,这些非常规的措施在提高工资和收入方面并没有什么成效,它们更多的是“弥补”杠杆和资产价格方面。

事实证明,全球资本市场善于将新创造的信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类资产转移到另一类资产。因此,央行的“刺激”计划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为了提升收益率,央行将利率调整为负。但最终是什么呢?如果没有可持续增长的GDP和收入来“匹配”上升的资产价格和杠杆,全球各国央行行长只能确保当经济周期结束时,做空的交易无处不在。

央行行长在这个周期正以最快的速度刺激经济

一直以来,美联储都在申明,利率会随着时间而变得“正常”,但是似乎没有找到失业率、通胀率和资产价格组合的合适位置。原因很简单,在全球经济适应人为的低利率和风险溢价环境之后,如果资产价格不下降,利率“正常化”就不可能。

因此,如果美联储可以延迟加息而其他国家央行保持“刺激”计划,风险交易会一直安全的持续下去吗?这似乎是共识。然而,如果这个周期没有结束,这将是金融资本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周期存在是因为央行可以暂时逃避市场的自我纠正冲动,就像打破温度计不能给烤箱降温一样。这一周期下调利率的实验教会投资者“仅仅考虑其它方面”而不是去关注那些后周期迹象显示出的即将到来的风险。

以下六个迹象告诉你风险正在靠近:

1、低利率激励管理层利用低成本借贷回购股票等操作来套利,其结果就是,尽管利润增长已经放缓,但是企业的杠杆率仍然在增长。美国中型投资级别公司现在总债务/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的比率为3,一般来讲这个水平就对公司的投资级别构成了威胁。

2、高收益债券已经不足以对冲违约风险。根据历史上较低的年度亏损调整假设,中值高收益债券相对于BBB投资级债券只提供边际收益溢价。我们没有看到扩大杠杆倍数能额外增加20个基点的收益率。

3、汽车行业已经度过了周期性的高峰。即使面对制造商激励付款的周期高峰(现在已经达到新车购买价格的10%以上),汽车销售也从其平稳期开始下滑。同时,二手车市场出现“饱和 ”迹象,“蚕食”了卖方在新旧车市场的定价能力。

美国汽车销售受到制造商认为的激励措施的支持

二手车价值急剧下滑

4、美国现在零售业从事人员比制造业要多,约占劳动力总数的11%。预计今年关闭的零售店数量将超过2018年。与此同时,由于零售业占商业地产(CRE)商场约30%的份额,所以不要期待CRE估值不会下降。

5、10家最大的银行:之前和现在。存在一种说法:拥有最大的银行似乎是民族自豪感的源泉。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最大的银行系统代表着贷款也是最多的。在日本股市/房地产泡沫的时候,银行在竞争中占优势。如今,世界上最大的五家银行有四家是中国国有银行。

6、新兴市场主权和半主权债务利差已经“修复”至2013年中期的水平,尽管这一领域低于投资级债券的比例接近50%,接近2013年水平的两倍。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来自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