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初代的iPhone,这是一个改变手机行业的产品,在发布会上,乔布斯兴奋的展示了这一产品,也引起了外界巨大的关注。
但是乔布斯很快发现,这款产品并不完美,因为在此前所有的手机、包括苹果自己的iPod都使用的是塑料屏幕,但是采用触控屏幕的iPhone很容易产生划痕影响美观。因此乔布斯认为,iPhone的屏幕应该换成玻璃,不仅更耐刮也更加优雅,然而在当时全世界没有这样的玻璃,就连苹果内部也认为,耐用玻璃在三到四年内无法投入商用。
乔布斯找到康宁玻璃CEO威克斯,在乔布斯的极限要求下,康宁公司把一家生产液晶显示器的工厂变成了全面生产金刚玻璃的工厂,几个月后这一产品研发成功,在初代iPhone出货时,屏幕配备了这种玻璃。
在此后的十几年,玻璃屏幕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配,普通的消费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苹果公司在手机科技树点亮的“玻璃屏幕”这一点有着怎样的巨大意义。
事实上,在科技发展史上这种案例也并不罕见,领先者在科技树上轻轻的一点,往往成为后来者追随者默认的标准。
问题的关键在于,谁在点亮科技树?
现在智能汽车来到了自己的风口,玩家在纷纷入局,谁将成为行业引领者也是一个巨大的疑问。虽然从全球来看,特斯拉占据优势地位,但是在中国市场小鹏汽车等玩家也正在走出自己的路。
回顾2020年,对于小鹏汽车而言是个注定会铭刻进其企业发展史的年份,这一年小鹏汽车完成了纽交所上市,而且发布了诸多重磅产品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理念,从软件到硬件,小鹏汽车都有着自己的思考,“科技树”开始发芽。
跳跃式发展与软硬件螺旋创新
作为小鹏汽车的灵魂人物,何小鹏很喜欢“科技树”这个概念,在对外采访中也多次提及小鹏汽车“点亮”科技树的思路。
在中国智能汽车刚刚兴起的当下,站在历史的风口上,中国智能汽车的玩家们迎来了“跳跃式”发展的契机,时机瞬息万变,这就是要求企业不能拘泥守旧,而需要大胆而且快速的创新。
跳跃式发展,快速创新,是何小鹏对于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超前观察。
他看到了在未来的四五年内,汽车行业将会迎来巨大的变化,所以整个汽车的科技树会有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各种场合,何小鹏都谈到,智能化将成为汽车最主要的关键词之一,2020-2022年底之前,属于是中级智能的阶段,智能汽车尚处于蓄势时期,2023至2025年,智能汽车将会迎来爆发期和对传统功能汽车的颠覆期,由高级智能向完全级智能迅速发展。
然而绝大部分车企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以电池、续航、安全、供应链的方式去思考电动汽车。
对于智能汽车全球化的竞争,在现阶段小鹏汽车需要在稳和快中做出选择和平衡,何小鹏认为,想走的稳的基础上再走得快是不现实的,所以小鹏汽车首先是要跑快,其次是快中求稳。
在广州车展上,何小鹏谈到小鹏汽车的发展路径时表示,自己不会被平台特性束缚手脚。“平台的好处在于可规模、成本低、可复用,我们在部分的部件体系里面复用会做得很多”,但是他清醒的意识到,平台的变化速度慢,如果一位追求平台复用,可能会导致创新慢。
他举例称,小鹏汽车下一款车的平台和G3的平台有非常大的差别,“我们跳跃得很厉害。”
因此小鹏汽车对于产品不会拘泥于短期的热点,更着眼于前瞻性的行业发展趋势,愿意在科技、在智能、在创新上面尽量走出一条直线。
“所以我们在汽车领域的很多思考逻辑和别人不太一致。”小鹏汽车会有很多科技树会往下走,在这些科技树的组合下,组合出在当下时间点最适合的车型以及车的平台。
创新有两种,一种是集成他人的成果进行组合式创新,一种是自己创新。目前汽车行业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是前一种,而小鹏汽车则选择了自己来干。
而且在创新的路径上,小鹏汽车选择的是软硬一体的方式,既兼顾软件又兼顾硬件。
何小鹏曾经回忆多年前,他曾向领导汇报,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规模巨大,产业巨大。但是几年后,他发现中国很多互联网公司还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很多来自海外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是全球互联网公司。而全球性巨头往往是软件+硬件。
在2014年,何小鹏投资小鹏汽车的时候,他就坚定了软硬一体的思路,“像苹果一样的东西,才有可能最终有效率和有壁垒,如果想用集成的方式是很难的。”何小鹏也表示,虽然过去他自己更擅长软件创新,但是“如果想认真把软件做好,一定要把自己的硬件做好”
所以他认为小鹏汽车在硬件的创新会不断加码,比如以自动驾驶为导向的电子电气架构、嵌入式大屏等硬件方面的创新,以智能音乐座舱方面的音乐、音响、域控制器相关硬件也在不断的创新。
在小鹏汽车内部,这叫软硬件螺旋创新”——“先是小创新,慢慢大创新。”
不过创新不是没有代价的,过去小鹏汽车在研发上不惜巨额的投入。
数据显示在各大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用于研发的费用和人员比例最高,在智能化自研投入方面也是最多的。小鹏汽车在2019年的研发投入达到20.7亿元,占收入比例达到89.18%。
何小鹏表示,未来小鹏汽车在研发上还会继续加码,他预测不远的将来有一天小鹏汽车的研发团队有1万人,形成全自研体系,只有拥有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团队,才能拥有做出差异化的能力。
因此在短期的高毛利率和长期的创新的选择中,小鹏汽车更愿意选择后者。何小鹏认为,汽车行业的科技企业,长期来看固然是高毛利的,但短期不该有太高的毛利。
尤其是他认为,在2020、2021和2022年这3年都是智能汽车元年的第一个阶段,需要更多的人、钱、更多的研发和创新,是厚积薄发的阶段。“我认为前面拥有竞争力,后面有竞争会舒服很多。”
2020年小鹏汽车结了哪些果
在科技树上的巨大投入,在2020年为小鹏汽车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是4月底小鹏汽车的旗下第二款车型小鹏P7正式亮相,这是一款凝结了小鹏汽车在软硬件领域创新心血的大成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P7是造车新势力里面第一款轿跑车型,无论是从电动引擎层面还是在数据引擎的智能层面,都是一路摸索着通过自研而来。考虑到这款车立项的时间是2017年,其超前性更加令人惊讶。
凭借着顶级的实力,小鹏P7在发售会之后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截至2020年11月份,已累计交付11371台,创下新势力品牌单车型交付破万量最快纪录。
不仅如此,在小鹏P7的基础上,小鹏汽车继续收获果实,在11月下旬广州国际车展上,小鹏汽车发布了P7旗舰新品——小鹏P7鹏翼版,其最大的特点是在前车门位置上加入了百万超跑才配置的剪刀门,并加入了专属的超闪绿外观涂装。
鹏翼门是小鹏P7鹏翼版最特别的地方,首先是很炫酷,另外一方面,鹏翼门还很实用,而且在很窄的空间也能够很方便地使用。
在P7和P7鹏翼版之外,小鹏汽车在北京车展上发布的首款超低空飞行汽车旅航者T1,也就是外界所说的飞行汽车。
这款产品的出现在北京车展上大出风头,其可以在5-25米超低空飞行,可垂直起降。这款飞行汽车的问世,在外界引起了不少的关注,但是也有不少的争议,很多观点认为小鹏汽车不务正业,或者是搞噱头,但是在小鹏汽车内部却并不这么看。
要知道小鹏汇天已创办7年,是中国新型飞行器设计规章制定公司,手中掌握15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其公司产品并非“花瓶”,已安全试飞近1万次,旅航者T1也有实际飞行的记录。
对于飞行汽车,小鹏汽车也并非玩票,而是有着持续的投入计划,在北京车展上,小鹏汽车就表示2021年年中将推出第二代飞行汽车。在12月19日何小鹏在其个人微博公开小鹏汇天飞行汽车T2正式图片,证明了此前所言非虚。
未来还有哪些惊喜
2020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小鹏在创新上成果斐然,而对于即将到来的2021年,小鹏汽车的科技树又将在哪些地方开花结果?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接下来小鹏汽车将会带来不少的惊喜。
在自动驾驶上,小鹏汽车也将率先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并对自动驾驶的软硬件体系进行大幅升级。
比如在软件领域,自动驾驶的全栈自研量产能力是小鹏汽车的核心优势,目前在全球只有两家企业拥有此能力。接下来小鹏汽车将继续推进这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在加强本土化的优势,
在硬件方面,2021年,小鹏汽车将会推出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在广州车展上,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在激光雷达上已经做了2年左右的研究,做大量的研发工作,目前到了落地的阶段。
另外在智能座舱方面,小鹏汽车的进度也越来越快。
最近一段时间,小鹏汽车P7向用户推送网易云音乐、阴阳师、荔枝播客等应用,在应用的丰富度上越来越高。资料显示,小鹏P7已接入第三方应用50+,支付宝小程序50+,音乐的平均日使用率达90.5%。
作为智能汽车用户体验的重要部分,相信在2021年,其智能生态系统会更加丰富,智能座舱有更多的新玩法。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进展是小鹏汽车的出海方面。
近期小鹏汽车表示首批向挪威市场出口的一百辆G3智能纯电SUV已向分布于挪威28个城镇的用户交付,成为首个在北极圈内交付的中国智能汽车品牌。
对于出海这件事情,小鹏汽车此前也早有规划,此前何小鹏在微博上表示,小鹏汽车在国际的速度可能会跟蔚来很接近。
当然小鹏汽车出海更大的目的不是为了和蔚来竞争,而是和特斯拉争夺市场,“要到全球抢才是真的抢,在家里打全是友商”。
当然这件事情对小鹏汽车来说也有很多的挑战,走入更多的国家,一方面在产品需要更多的进行本土化适配,按照何小鹏的说法是,“要把品质做得更好、我们要把安全系数做得更好。”
以小鹏G3挪威版为例,采用了全英语小P “Hi Xpeng”,智能导航系统也采用当地流行的地图,为当地用户提供精准智能定位及导航服务。挪威车主还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操作车控功能。
此外,要在当地重走中国的很多基础建设,比如当地的组织建设、销售体系、售后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产品调整。
但是对于小鹏汽车的出海,相信未来将会取得令人欣喜的进展,何小鹏曾经表示,中国每年大概有一百万出口的车卖到全球,但是面向普通用户的中高端汽车很少,所以小鹏汽车要出去,要把品牌做成高端的品牌、智能化的品牌。
正如所展望的那样,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巨变。与传统汽车企业相比,新一代的造车企业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在于科技的比重大大增长,汽车不单单是制造业,科技的也成为其不可忽视的底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占有更大的比重。
所以对于小鹏汽车们,科技实力将成为立足未来的根基,其点亮的科技树,也照亮了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