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超 编辑|罗丽娟
从2008年淘宝商城(天猫前身)创立至今,天猫发展了近十五个年头。
它既是今天支撑阿里的核心业务之一,更是中国电商供需关系进化的见证。
在这个供给丰富、渠道多元的时代,消费者早已不再受供应商、品牌方意志支配,反而成为引领消费趋势、影响市场发展的核心关键。
特别是在中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在90后乃至Z世代消费群体迅速成长为购买主力的今天,品牌方纷纷追求精准洞察、触达消费者。
越来越多个性化、创新性的消费需求被商家捕捉,并开发出新品、新品牌、新赛道,天猫在其中俨然一个创新平台。
根据官方介绍,母婴行业在当下极具发展潜力,尤以童鞋童装类目为甚。
图片来源:《童装童鞋趋势洞察白皮书》
天猫母婴亲子联合淘宝教育、清渠数据发布的《童装童鞋趋势洞察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显示,2022年童装童鞋零售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600亿元,未来中国童装童鞋行业仍有发展空间。
盯上29岁以下年轻家长
事实上,婴童服装是母婴行业最大消费品类,近年来市场整体处于上升发展趋势。
《白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童装童鞋零售市场规模还不足2500亿元,近六年来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中国童装童鞋行业总体呈上升趋势,到去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600亿元,较2016年增长44%。
而从消费能力上看,中国家庭母婴支出也在不断增长,年轻家庭母婴消费占家庭消费比重已经从2016年的17.3%上升至2021年的21.1%,支出金额也从同期人均1.7万元上升至2.4万元,显示出了这个市场的发展潜能。
图片来源:《童装童鞋趋势洞察白皮书》
随着中国母婴群体年龄段逐渐向90后、95后倾斜,母婴市场消费特征也发生改变。
过去,受家庭经济能力、家长认知水平的制约,在育儿方面更多是以满足温饱这类基础需求为主,且以家长意愿占主导。
而90后、95后(也即20-29岁人群)作为独生子女一代,是在父母和祖辈的关爱和资金支持下长大,不仅普遍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消费能力也有极大保障。
他们不再以自己的意志作为决策唯一标准,更关注孩子和自我的情感需求,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也在增强。
根据《白皮书》,由于多元社交场景、成人潮流下沉、内容种草等综合因素影响,颜值好看逐渐成为天猫母婴消费核心决策因素,对比而言,30岁+和40岁+人群对功能和品牌的关注更高。
儿童穿衣仪式感也在不断增强,20-29岁的年轻家长更愿意为节日仪式和出游场景消费。
天猫资料显示,童装童鞋行业复苏趋势良好,演出服、汉服等品类的增速明显,2023年2月份汉服搜索UV同比增长150%+,礼服搜索UV同比增长180%+,冲锋衣同比增长300%+,淘宝天猫童装童鞋在行业线上渗透率达50%以上,且消费者搜索趋势逐年增长。
在攀升的消费需求背后,童鞋童装“10+1”个趋势赛道被平台认为将有较大发展潜力,分别是:功能科技、专业呵护、儿童运动、时尚风格、国风国潮、儿童配饰、超级联名、儿童家居、潮流亲子、节令仪式,以及绿色环保。
天猫向童装童鞋“进击”
作为链接供需两端的平台,在注意到需求侧变化后,也决定发力童装童鞋赛道。
在近日举行的《白皮书》发布会上,淘宝天猫相关业务负责人就表示,童装童鞋是个非标品类,在快消领域属于长尾赛道,但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又比成人市场更高。
基于这个判断,天猫将从货品结构上与商家共同布局,希望能够抓住目前的机会赛道,同时让平台更有竞争力;在重点运营的消费群体上,以29岁以下育龄用户为主。
据《晚点 LatePost》独家获悉,阿里的管理层们近期确定了淘宝今年的五大战略,分别是直播、私域、内容化、本地零售和价格力。阿里的员工们在内部将它们称为五大战役。目前,这五个战略如何展开在核心管理层已经有了初步方案,但尚未最终确认。
童鞋童装作为淘系今年要重点发力的趋势赛道之一,在业务具体推动过程中,想必也不会绕开这五大战略。平台或将与商家在直播、私域、内容化等方面共同努力,去寻找新机会。
在去年底的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就将2023年的关键词定为了“进”,与去年初的“定”形成鲜明反差。而据晚点LatePost报道,在内部会上,他还强调要从“守”到“进”。
这就意味着阿里在新的一年里会变得更积极主动,业务也要寻找更多新的突破点。天猫挖掘的“10+1”个童装童鞋趋势赛道,或是其中之一。